9月27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二場。市委常委、副市長任慶虎和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介紹有關情況。
全面建立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一張圖”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高質量規劃為引領,國土空間布局持續優化。完成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劃定,市級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已呈報國務院審批。加快編制27項市級空間類專項規劃,開展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編制。編制完成全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加快構建“一山一河、多廊多點”的功能復合型全域生態空間格局。積極開展山體保護規劃修編,劃定6類應列入重點保護名錄的山體保護控制線,打造“近可登、遠可觀”的城市山體。印發《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規劃》,高標準、高質量打造183公里的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大橋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審查報批,明確“一帶·三區·四園·多點”的綠化規劃結構。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污染防治為重點,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出臺實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3個攻堅方案,完成焦化、水泥行業227個點位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率先開展老舊汽油車報廢更新資金補貼,今年以來兌付資金5000余萬元。今年1-8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36微克每立方米,保持同期最好監測紀錄。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充分發揮在線監控、跨區聯動、專家會診作用,及時發現并處置水污染隱患,切實保障水環境質量。堅持分區管控、分類管理,通過“查、測、溯、治”,全面建立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一張圖”。完成2318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度治理94處農村黑臭水體。今年以來,國控、省控、市控河流斷面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實現100%達標,小清河出境斷面水質保持地表Ⅲ類水平,國控斷面水質實現“全優良”。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完成1102個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濟南生態文明創建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成功創建歷下區、市中區等5個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萊蕪區房干村1個國家級和南部山區等8個省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相繼獲批;歷下區、歷城區和商河縣獲評省生態文明強縣。濟南市先后入選低碳城市、氣候適應型城市、無廢城市3個國家級試點,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省級評估獲評優秀等次。
完成生態造林8184畝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19家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系統治理為路徑,沿黃生態風貌全面提升。深化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通過輔助再生、生態重建等模式,完成生態修復歷史遺留圖斑358處、修復面積946公頃。建成平陰縣山水水泥、章丘區濟鋼環保新材料等28家省級以上綠色礦山。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啟動千佛山-龍洞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本底調查,加快建設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強化鳥類棲息地及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黃河沿岸鳥類由130種增加至140余種。扎實推進濕地保護修復,完成沿黃濕地公園生態修復70.78公頃。建設“多維一體”的綠色生態景觀廊道,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015.5畝。不斷加強防護林帶建設,完成生態造林8184畝。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執法監管為抓手,自然資源安全底線更加穩固。啟動智慧生態黃河項目建設,推動監管執法智慧化、高效化。深入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兩打”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組織開展市級衛片執法工作,全面推廣“空天地”一體化自然資源執法監管場景應用。全面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嚴格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切實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不斷健全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創新建立“紀行銜接”機制,統籌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資源,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偷采盜采山石資源行為,嚴肅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無廢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印發《濟南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制定12個領域的“無廢細胞”創建指南。積極深化工業固廢管理,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19家,搬遷改造、關停騰退老工業區企業80余家,打造鋼鐵等行業“無廢化”發展示范。著力建立健全醫療廢物處置體系,危險廢物收集、處置能力不斷優化。扎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撤除零散不分類投放點2.3萬余處,設置分類投放點1.5萬余處。健全完善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全鏈條”,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原生垃圾實現零填埋、全量焚燒。探索建立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建筑垃圾消納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機制,已初步構建起統一投放、專業運輸、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管理體系。
搭建智慧生態黃河平臺與黃河流域九省區互動聯動
近年來,我市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圍繞水環境質量改善這一核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多措并舉補短板、強監管、促提升。對217個入河排污口分類明確管理要求,盯緊排污口、倒逼岸上治理。以沿黃區縣為重點,強力推動雨污混流、黑臭水體“兩個清零”,推動濟南東站污水處理廠等城鎮污水廠提前完成準四類提標改造。搭建智慧生態黃河平臺,與黃河流域九省區互動聯動,整合監控視頻1.7萬路、匯聚生態環境數據82億條,實現黃河流域68個重點城市大氣質量狀況和114個干支流斷面水質的自動實時監測,從空氣、水體、生物等多維度構建了從三江源到入??诘纳鷳B環境云圖。
我市聚焦183公里黃河濟南段,組織編制了《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規劃》?!兑巹潯诽岢?ldquo;黃河-泰山-徒駭河”山河統籌的生態保護實施路徑,打造黃河下游約4000平方公里的溫帶森林綠網。我市將持續推動黃河生態風貌帶近期實施項目規劃建設,加快構建濟南黃河綠色生態廊道。聚焦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設,編制完成《濟南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戰略規劃》,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引領、軌道交通為骨架、公路交通為經脈、水路交通為補充、綜合交通樞紐為支點、客貨運交通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我市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以全域大視角強化全市林地、濕地、綠地等生態空間功能,縱深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國土綠化攻堅,2024年,完成森林質量提升6萬畝,完成荒山荒地造林、疏林地補植及退化林修復1.6萬畝。持續開展濕地保護修復,2024年-2025年持續實施白云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和修復,開展濟西、玫瑰湖、雪野湖、王家坊等重要濕地生態修復提升。
“十四五”以來,我市先后建成投用3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廠、1座廚余垃圾集中處理廠,目前已形成“東西南北中”處理新格局,濟南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能力得到有力提升。截至目前,日處理能力已突破萬噸。創新建筑垃圾治理模式,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利用。目前,我市已建成運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5處,裝修垃圾分揀處理中心運行2處,另有3處正在建設中。